《聆聽音樂》是美國耶魯大學的音樂欣賞課程教材。結合耶魯大學的公開課,我從今年初開始學習到現在看完了全部課程和教材,聽完了書上附的參考線上音樂,感覺收穫還是不少。
這本書主要是介紹西方古典音樂,開頭和結尾順便介紹了一些音樂基礎知識和全球音樂的概括。公開課並不是完全按照教材來講的,20 多節課前面十幾節課主要是介紹樂理知識,配套欣賞和講解相應的典型音樂,有些還是有點難度,沒有音樂基礎的可能會有一些聽不懂。後面主要是根據教材介紹音樂發展歷史,課程中還根據講述內容邀請嘉賓來現場演奏樂器或表演歌劇等,都非常精彩,讓人很羨慕耶魯大學的教學資源。
對於普通人來說,欣賞古典音樂還是有一些門檻。音樂其實可以看作一門語言,各個地方開始獨立發展,後來西方開始使用樂譜,相當於音樂有了文字,發展就更加標準化、理論化,也更容易傳承下去,非西方則主要是口傳心授,很多內容估計就容易失傳了。西方音樂規定了一些音度、音高、節拍等標準,雖然會造成一些限制,不像非西方音樂更加自由更加即興,但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並且通過樂譜保留下來,形成現在的主流音樂。
每個人對音樂的偏好都不完全一樣,學習這門課程的好處是你聽到喜歡的音樂後,通過學習的知識能夠識別出音樂是哪個地方、什麼時期、什麼類型的作曲家的作品,這樣就可以參考去查詢類似的音樂,發現更多喜歡的音樂。當然現在 AI 也可以根據你的收聽習慣,幫你推薦一些可能喜歡的音樂,但準確度還不高,肯定不如自己去發現更有成就感。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聽出音樂表達的一些內在含義,如大調表現快樂,小調表現悲傷等等,這樣其實更有利於理解一些電影配樂對情節的推動作用。
光看教材主要是了解音樂的發展歷史,要想學會更好欣賞音樂還是需要看公開課並多聽相關的音樂。這門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人發現音樂的美好,並愛上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