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

My Spiritual Home 我的精神家园

记录读书感想、观影体会、旅游见闻、观赛评论等 Record thoughts from reading, reviews of movies, observations from traveling and match commentary, etc.

穷人為了生活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和代價-《The Gold Rush》影評

《淘金热》是查理・卓别林於 1925 年拍攝上映的電影,100 年後終於在中國上映。這次上映的是配樂修復版,共 95 分鐘,比原始默片版的 72 分鐘更長,保留了字幕,去掉了旁白配音,據說配音版效果反倒不好。畫面修復後效果還不錯,比較清晰,在大屏幕上人物的表情可以看得很清楚。

這部電影是喜劇愛情片,有不少搞笑的經典鏡頭,如吃皮鞋、火雞幻覺、帶狗跳舞、麵包舞、懸崖木屋等。觀眾在笑聲過後,可以感受到主角內心的孤獨和悲哀。男主作為找礦的流浪漢,幾乎一無所有,電影裡雖然是快樂的結局,但現實中這種窮人的結果更可能是在風雪中凍死、餓死、被其他人打死、被熊或人吃掉、掉到懸崖下摔死。即使他運氣好,活著回到小鎮,更可能幹著繁重的鋤雪等工作,被有錢人使喚、斥骂甚至殴打。漂亮姑娘看到窮人,更可能是躲著走,即使再見面也不記得窮人,幾乎不可能產生愛情。但是窮人還是可以有希望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冒更多的風險,付出更多的代價,有一定的概率成為有錢人,實現自己的夢想。

之前看過的卓別林的一些電影,如《摩登時代》、《城市之光》,也是講流浪漢的遭遇,但沒有快樂的結局,感覺更現實一些。《淘金熱》雖然有快樂的結局,但大家還是能感受到窮人生活的不容易。影片的快樂結局是導演對窮人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