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

My Spiritual Home 我的精神家园

记录读书感想、观影体会、旅游见闻、观赛评论等 Record thoughts from reading, reviews of movies, observations from traveling and match commentary, etc.

雲居寺旅遊日誌

雲居寺北塔

在週末,我參觀了雲居寺,首先來到石京山。主要活動是健行,並不太費力,沿途有一些階梯。大約花了半小時到達山頂。山上有九個洞窟圖書館,收藏著超過 4,000 塊自隋朝以來由僧侶雕刻的佛教經文石板。只有雷音洞對外開放,裡面展示了一些石板,但它們在障礙物後面,無法近距離觀賞或清晰閱讀文字。只能感受到它們的存在。山頂還有兩座唐代塔,但通往塔的路被封鎖。你只能從半坡處瞥見金公主塔,而另一座單檐唐塔則隱藏在視線之外。在山中間的茶亭,有一座半立的唐塔,其塔尖和五層檐是唐代的,但塔身是新建的。

從石京山下約 1 公里就是雲居寺,著名的北塔是主要景點。塔基是隋唐風格的中國亭子,而塔身則是遼代的藏式倒碗風格。加上四個唐代塔在四個角落,形成了金剛座塔。其中,西南角的塔建於景雲二年(公元 711 年),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塔。東北角的塔建於開元十年(公元 722 年),在文字和圖像上是保存最完好的唐代塔。四座唐代塔風格相似,特徵是方形佛龕和六層檐。塔的內外都雕刻著佛像和人像,外牆的一側有一個刻有塔的資訊的銘文。

在北塔周圍,還有一些從其他地方搬遷過來的文物,包括一座隋代的千佛碑、一座唐代的單檐塔,以及來自元、遼、明、清各代的石碑、經柱和其他文物,值得花時間欣賞。從北塔向西望去,山頂上還有另一座遼代的虎塔,但因為時間有限,我沒有上山仔細觀察。北塔的北邊有三座清代的藏式倒碗風格的塔,紀念三位雲居寺的清代住持。

雲居寺的南塔原本也是一座遼代塔,但不幸的是在戰爭中被日本軍隊摧毀。重建的塔是新的且工藝粗糙,不值得一看。南塔附近有兩座遼代塔:一座是萬公塔,由遼代的通利大師為紀念隋代的開山大師靜萬而建;另一座是位於石經地下宮的經壓塔。石經地下宮內藏有超過一萬塊石板經文,只能透過玻璃觀看。此外,在雲居寺最高的慈悲殿旁邊,有一座高於一米的遼代天開舍利塔。舍利必須在殿內觀看;它們非常小,大約是米粒大小,並不特別顯眼。

雲居寺還收藏有超過 22,000 卷明代的紙本經典和超過 7,000 卷清代的木刻經典。中央大廳有專門的展覽,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經典。不幸的是,由於缺乏佛教經典的專業知識,我無法辨別它們的意義。

雲居寺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如果你花時間欣賞,可以在那裡度過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寺院的環境也很宜人,有松樹和柏樹、竹林,以及各種貓咪在院子裡巡邏和打盹。40 元的門票涵蓋了寺院和石京山,物有所值。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